铝合金TIG与MIG焊接工艺全解析:技术对比、操作要点与行业应用
发布时间:2025-05-17 分类:Nachrichten 浏览量:18
铝合金焊接的挑战与重要性

Aluminium 因其轻质、高强度和耐腐蚀性,被广泛应用于汽车、航空航天及船舶制造领域。然而,其高导热性、易氧化特性及热裂纹敏感性,使得焊接工艺面临严峻挑战。以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为例,焊缝需兼具高强度与气密性,传统工艺难以满足需求,而TIG与MIG焊接技术为此提供了高效解决方案。
铝合金特点:
密度小:铝合金的密度比钢和铜小,约为2.7克/立方厘米,因此铝合金制品比相同体积的钢制品轻。
强度高:铝合金的强度和硬度较高,经过热处理后可显著提高其强度和硬度。
导电性好:铝合金的导电性比纯铜和钢好,可用于制造电线电缆等导电材料。
耐腐蚀性好:铝合金表面容易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,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。
TIG焊接技术详解
工艺原理与设备配置
TIG焊(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)采用非熔化钨极,在惰性气体(氩气或氦气)保护下形成熔池。交流TIG焊机通过阴极破碎作用,可有效清除铝合金表面氧化膜(Al₂O₃),适合6系(如6061)及5系(如5052)铝合金焊接。
操作要点与参数设置(以6061铝合金为例)
- 焊前处理::
- 丙酮清洗去除油污,不锈钢钢丝刷机械打磨氧化层(禁用砂纸以防碳污染)。
- 焊接参数::
- 电流:80-200A(交流脉冲模式,基值电流占30%)。
- 钨极:铈钨极(直径2.4mm,尖端磨削30°锥角)。
- 保护气体:氩气(纯度≥99.99%),流量10-12L/min。
- 填丝选择:ER4043(硅含量5%,抗裂性好)或ER5356(镁含量5%,强度高)。
优势与局限性
- 优势:焊缝美观、无飞溅,适合薄板(1-3mm)及精密部件(如电子散热器)。
- 局限:焊接速度慢(约0.3m/min),人工成本高。
MIG焊接技术详解
工艺原理与设备选型
MIG焊(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)采用连续送丝机制,适合中厚板焊接。推拉式送丝系统可解决铝合金焊丝(如ER5183)柔软导致的送丝不畅问题。混合气体(Ar+He)能提升电弧稳定性,减少气孔。
操作要点与参数设置(以5083铝合金为例)
- 焊前处理::
- 厚板(>10mm)需预热至80-120℃(降低热裂纹风险)。
- 坡口设计:V型坡口(角度60°-70°),钝边1-2mm。
- 焊接参数::
- 电流:220-260A(双脉冲模式,低频脉冲减少飞溅)。
- 电压:24-26V,送丝速度8m/min。
- 保护气体:Ar(80%)+He(20%),流量18-20L/min。
优势与局限性
- 优势:效率高(速度可达1.2m/min),适合汽车底盘等长焊缝批量生产。
- 局限:飞溅控制难(需优化脉冲参数),设备初期投入高(机器人系统约50万元)。
TIG vs MIG:工艺选择指南
对比项 | TIG焊接 | MIG焊接 |
---|---|---|
适用厚度 | 1-6mm(薄板) | 3-25mm(中厚板) |
焊缝质量 | 高精度、无飞溅 | 效率高,飞溅需控制 |
(Herstellungs-, Produktions- usw.) Kosten | 人工成本占比60% | 设备与耗材成本占比70% |
typische Anwendung | 航空航天蒙皮、电子外壳 | 船舶甲板、汽车结构件 |
焊接缺陷防控与检测标准
5.1 常见缺陷解决方案
- Luftblasen:确保保护气体纯度(氩气露点≤-50℃),焊前彻底清洁母材。
- 热裂纹:选择Mg含量高的ER5356焊丝(Mg/Si>1.5),控制层间温度<100℃。
- 未熔合:提升电流10%-15%,降低焊接速度至0.8m/min(MIG焊)。
5.2 检测方法
- 目视检测(VT):参照ISO 10042标准,检测焊缝表面裂纹与咬边。
- X射线检测(RT):按AWS D1.2要求,气孔直径≤1.5mm为合格。
6. 常见问题解答(FAQ)
Q1:TIG焊能否用直流电焊接铝合金?
- 否!直流TIG无法破碎氧化膜,必须使用交流电。
Q2:MIG焊飞溅多如何解决?
- 改用双脉冲模式,降低峰值电流(例:从300A降至260A),并提高氦气比例至30%。
Q3:焊后是否需要热处理?
- 6系铝合金(如6061)焊后需固溶处理(530℃×2h水淬+180℃×8h时效),恢复强度。